孫過庭
孫過庭(646年—691年),字虔禮,自稱吳郡人,一說富陽(今杭州市富陽區)人(漢及三國時富陽屬吳郡),一說陳留人,唐代書法家。孫過庭擅長書法,工楷書、行書和草書,尤其是他的草書學習王羲之,筆法精熟,在唐代首屈一指,唐高宗曾經評價他「過庭小字足以迷亂羲、獻」。孫過庭不僅是書法家,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書法理論家,為中國的書法理論奠定了基本框架。他認為書法內容是隨著時代而興起的,形式是因為世俗而變化的。他主張書法風格應融合各種風格兼取其長。從哲學角度分析了書法創作的變易關係。
孫過庭的書法風格成熟,筆勢強勁且潤澤。書法作品《書譜》運筆靈活,流暢而有力,筆劃圓潤自如。其草書技法嫻熟,富有韻味,筆劃之間連貫而變化多樣,但始終保持規範。在字體結構上,左右均衡、脈絡緊密,整體氣勢連貫,融入了前人草書的精華。他的草書風格獨特,後人難以企及,成為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