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755年(天寶十四載)十一月,“安史之亂”爆發。唐玄宗沒有想到安祿山會叛亂,軍事上毫無準備,當叛亂的戰鼓震動大明宮的時候,他才匆忙佈置防禦。一時間大唐王朝狼煙四起,戰火瀰漫,百姓逃亡,生靈塗炭。此時,懷有安邦治國之志的李白希望自己能向皇帝獻上滅胡之計,拯救危亡的局面,於是攜妻子宗氏奔赴長安,同時派門人武諤奔赴東魯照顧自己的子女。在北行的途中,李白寫下《奔亡道中五首》,記錄了人們在戰爭中流離失所、背井離鄉的哀痛及自身的處境。
賞析
第三首詩用的是魯仲連的故事。魯仲連,亦稱魯連,戰國時名士,多謀略,善言辯。趙孝王九年(前257年),秦軍圍困趙國國都邯鄲。迫於壓力,魏王派使臣勸趙王尊秦為帝,趙王猶豫不決。魯仲連以利害説趙、魏兩國聯合抗秦。兩國接受其主張,秦軍以此撤軍。20餘年後,燕將攻佔並據守齊國的聊城。齊派田單收復聊城卻久攻不下,雙方損兵折將,死傷嚴重。
魯仲連聞之趕來,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書信,射入城中,燕將讀後,憂慮、懼怕,遂拔劍自刎,於是齊軍輕而易舉攻下聊城。趙、齊諸國大臣皆欲奏上為其封官嘉賞。他都一一推辭,退而隱居。李白將自己比作魯仲連,認為自己尚有救國良策,希望能夠為玄宗所用。魯仲連能夠成就功業而隱居,而李白呢?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才華和謀略不能被採用而心中忿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