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755年(天寶十四載)十一月,“安史之亂”爆發。唐玄宗沒有想到安祿山會叛亂,軍事上毫無準備,當叛亂的戰鼓震動大明宮的時候,他才匆忙佈置防禦。一時間大唐王朝狼煙四起,戰火瀰漫,百姓逃亡,生靈塗炭。此時,懷有安邦治國之志的李白希望自己能向皇帝獻上滅胡之計,拯救危亡的局面,於是攜妻子宗氏奔赴長安,同時派門人武諤奔赴東魯照顧自己的子女。在北行的途中,李白寫下《奔亡道中五首》,記錄了人們在戰爭中流離失所、背井離鄉的哀痛及自身的處境。
賞析
第一首詩用的是蘇武和田橫的故事。蘇武是漢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使者,被匈奴扣留。在匈奴期間受盡折磨,但堅貞不屈,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,於是匈奴就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,讓他去牧羊。
田橫是齊國君主田氏族人,與從兄田儋、兄田榮一起反秦。後來,韓信破齊,田橫自立為齊王,歸附彭越。彭越歸漢後,田橫就率領其賓客和部屬伍佰人逃至海島。後來劉邦先許以封侯安撫田橫,未成,就威逼田橫歸漢。田橫從大局出發,同意去洛陽議事,至洛陽附近三十里處自刎,以頭獻劉邦,劉邦以王禮葬田橫。蘇武後來歸漢了,而李白什麼時候能夠迴歸長安呢?這是詩人所困惑的。
當時,唐朝的守城將士戰死的戰死,投降的投降。李白像當年被困匈奴的蘇武、被困海島的田橫一樣,也被困在淪陷區內。他與妻子不得不換上胡人的衣裝,趁着茫茫的月色,冒着生命危險奔赴長安。他奔走的方向與眾多逃亡人的方向恰恰相反。詩人以蘇武、田橫自況,表現其不屈的氣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