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人盡學蘭亭面,欲換凡骨無金丹。
誰知洛陽楊瘋子,下筆便到烏絲闌。
透過古代詩詞,體現名家書法『點、橫、撇、豎、鉤』的千姿百態
書法字畫的演變過程,從已知最古老的甲骨文書寫系統,一路到「篆、隸、草、楷、行」等不同書寫形式,書法豐富多變的表達空間與秉意直抒的創作特點,讓這類原屬於傳統士人的藝文雅趣,與水墨畫一同被歸類為華人藝術的濫觴。
出土自商朝晚期王室的甲骨文,被視為中國、東亞地區最早出現系統性文字的書寫符號,隨後周代金文更為其新增字體、書寫規範;至秦代征服六國,經宰相李斯整理、統一各國文字為大小篆書體後,成為現代書法字體的雛型。
而漢朝之後出現的隸書體,則成為日後草書、行書、楷書的書寫字形、字樣的變體根源,其中又以行、楷最為常見,散見於碑文、字帖與各式官私文件、器物中;草書則多被用作藝術創作形式,流傳至今。
隸書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橫劃中的起筆有如蠶頭,收筆有如雁尾,字形扁方,給人以飛揚之感。到了漢代時公文書信上幾乎都用隸書書寫,東漢刻碑也是多用隸書。隸書的出現,結束了近兩千年的古文字,開啟了以美化為目的的書法藝術新紀元。
代表人物:蔡邕